关注我们
首页 > 创业 > 正文

又来到气候暖期,是危险还是机遇?

全球气候变暖下,南方高温干旱,北方湿润温暖。

今年夏天,世界各地频频受高温侵袭,极端气候灾害频发,洪水、热浪、干旱、飓风、野火等等接连不断。研究表明,过去50年是地球温度近2000年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段时间,拉长历史周期,我们会发现,如此高温的气候并不是头一次出现。

1972年,竺可桢先生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中指出,中国五千年历史气候可以分为4次暖期和4次寒冷期。而研究发现,气候温暖时往往国家安定,经济繁荣,而气候寒冷时往往战乱频发,历史更迭频繁,气候变化似乎在暗暗推动历史前进。

当时的人们通过人口的迁移来适应气候变化,总体趋势多为趋暖避寒。现今社会,科技的发展让我们能更大程度地适应气候的变化,但气候变化是漫长而持续的。

我们身处一个什么样的气候历史周期之中?当前的气候对于我们有什么影响?我们要如何顺应当前的气候变化?本文主要研究和探讨这些问题。

01 气候周期

气候有自己的变化周期,对于导致气候变化的原因,各界也已经有了不少的研究。关于“气候变化在多大程度上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这一问题的答案,各界也一直存在争议。

有人认为,人类所有的生命和能源都来自于太阳,对繁荣生杀予夺的,是太阳黑子。裹着大气层的的地球就像一个温室大棚,太阳黑子一活跃,就气温升高、生物的活力大大增加,相反,太阳黑子一沉寂,就气温骤降、天灾频繁、生物的活性大打折扣。

这一观点认为,强盛的汉、唐都是黑子活跃、气温较高、风调雨顺的时期。从西周以后,太阳黑子逐步沉寂,汉唐之后,更是气温一年年的下降,降雨一步步的减少。

而IPCC2021 年第六次评估报告( AR6)指出,自工业化革命以来,截至2020 年陆地表面和海洋表面分别升温1. 59 ℃和 0. 88 ℃,人类活动导致全球升温约1. 09 ℃。人类活动引起了大气、陆地和海洋变暖是毋庸置疑的,人类引起的气候变化对自然和人类造成的广泛不利影响和相关损失及损害,远超自然气候变率造成的影响。

其实在工业时代没有到来之前,气候周期就已经在深度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将中国五千年历史气候分为4次暖期和4次寒冷期。

在暖期,粮食产量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国家繁荣发展。而在寒冷的天气下,粮食产量不足,北方游牧民族侵袭,战乱频繁,历史迭代频繁。

图源:《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虽说历史迭代不一定完全是气候原因导致,政治、经济、地理位置等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但寒冷确实会导致农业畜牧业产量受影响,威胁到人们的生存条件。如果没有很好地处理寒冷导致的农牧业问题,就极易发生动乱。

可以看到,气候周期对历史更迭产生影响的主要原因是,古代经济主要依赖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当气候变暖时,粮食产地转移,运输成本增加,为方便税收,首都变动,经济重心转移,但不会引发什么危机,换个地方生活而已。而当温度下行时就不同了,农作物产出会大量减少,当生存受到威胁,人们就会为了争夺更多的生存资源发动战争。

02 气候周期会对我们产生什么影响?

在工业革命之前,气候变化是有周期性的,是可恢复性较强的变化。

而现在,在交通运输和科学技术已经有了飞速发展的现代化工业社会,我们可以更大程度地适应环境变化,也正以自己的力量改变和影响着自然界,用过去的温度变化原因来解释当下气候变化难免会有偏颇,今天我们所面临的气候周期变化与历史上有太多的不同之处。

首先温度上升的原因不同:上一个温度上行周期内其二氧化碳浓度与1850年水平相当。再者升温速率不同:今天气候变化的速度已经达到了每150年上升1.1℃,在近2000年的时间内,过去50年是升温最快的50年。

升温情形也不同,历史上的温暖期,可能属于局部异常偏高,而局部有变冷的情况,而今天我们面对的是全球普遍的气温升高,只是升温速度不同罢了。

据2021IPCC发布的第六次评估报告中对气候变化的研究显示:

1.2019年的二氧化碳大气浓度,达到了过去两百万年来前所未有的程度。

2.全球气温升高的速率,最近五十年(1970-2020)是过去2000年中最快的50年。

3.在2011-2020年这十年,北极海冰面积达到了185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上一个夏天,北极海冰的面积比过去1000年任何时期都要小。

4.全球冰川的消退的速度在过去2000年来前所未有。

5.过去100年,全球海平面上升的速度,在过去3000年来前所未有。

6.过去100年,全球海洋暖化的速度自上一个末次冰期-间冰期转化(一万一千年前)以来前所未有。

种种研究表明,人类活动最有可能是造成现如今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

如今的气候变化在产生原因上不同于过往,在其影响范围上也与历史上大不相同。但我们仍可以找到与历史重合的部分。

1、影响农作物

据水利部官网数据显示,7月以来,长江流域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4.5成,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主要湖泊水位持续走低,不少中小河流断流,鄱阳湖甚至提前100天进入枯水期。大部分地区土壤缺墒,截至8月22日,长江流域10省市耕地受旱面积4848万亩,有340万人、58万头大牲畜因旱供水受到影响。此次高温叠加干旱导致中稻和玉米花粉活性下降,结实率降低。

气温回升,降雨带北移,南方旱灾不断,而与之相对的是,这些年来,北方地区环境因气候变化反而有所改善。

早在2015年的时候,中国科学家就开始预测全球变暖会给中国北方带来更多降水,极大地改善北方环境。今年8月3日,中国气象局发布的《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2)》也证实了这一点。

蓝皮书指出,全球变暖趋势仍在持续。1951年至2021年,中国地表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 中国地表年平均气温的升温速率为0.26℃/10年。2021年,全国地表年平均最高气温较常年值偏高1.01℃,与2007年并列为1951年以来最高。

蓝皮书显示,1961年至2021年,中国平均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2012年以来年降水量持续偏多。2021年,全国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值偏多6.7%,其中华北地区平均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最多,而华南地区平均降水量为近10年最少。中国地表水资源量年际变化明显,近20年青海湖水位持续回升。2021年,全国地表水资源量接近常年值略偏多,辽河、海河、黄河和淮河流域明显偏多。其中海河流域地表水资源量为1961年以来最多,珠江和西南诸河流域较常年值偏少。

蓝皮书中还提到,中国整体的植被覆盖稳定增加,呈现变绿趋势。中国沿海的红树林面积也在逐步恢复中,2020年红树林总面积基本恢复至1980年水平。

除了植被和红树林的恢复,近年来我国粮食也一直处于稳步增长的阶段。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的近年来全年粮食产量总体上处于增长状态。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具体来看,气候变化对经济作物的差异化影响,从粮食的播种面积和产量的增减上,似乎也能推断一二。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1763万公顷,比上年增加86万公顷。其中,稻谷种植面积2992万公顷,减少15万公顷;小麦种植面积2357万公顷,增加19万公顷;玉米种植面积4332万公顷,增加206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303万公顷,减少14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310万公顷,减少3万公顷。糖料种植面积146万公顷,减少11万公顷。

2021年,全年粮食产量68285万吨,比上年增加1336万吨,增产2.0%。其中,夏粮产量14596万吨,增产2.2%;早稻产量2802万吨,增产2.7%;秋粮产量50888万吨,增产1.9%。全年谷物产量63276万吨,比上年增产2.6%。其中,稻谷产量21284万吨,增产0.5%;小麦产量13695万吨,增产2.0%;玉米产量27255万吨,增产4.6%。

2022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4739万吨(2948亿斤),比上年增加143.4万吨(28.7亿斤),增长1.0%。其中小麦产量13576万吨(2715亿斤),增加128.6万吨(25.7亿斤),增长1.0%。

当然,粮食产量增高,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国家政策的扶持等多种因素,不过经济作物产量的变化,气候变化确实也是原因之一。

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司长王贵荣在解读今年夏粮生产情况时提到,全国夏粮单产小幅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气象条件总体有利。

虽然去年北方冬麦区遭遇秋汛,但开春后气温回升快,“倒春寒”、春旱等灾害发生较轻,利于小麦起身拔节、分蘖成穗。入夏以来土壤底墒足,早晚温差大,利于籽粒灌浆。南方产区大部适期播种,生长阶段气象条件良好,特别是春季以来光温充足,利于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

至于早稻,今年全国早稻播种面积稳中有增,单产持平略降,早稻产量实现增长。王贵荣表示单产持平略降的主要原因是:今年早稻生长期间气象条件“两头好、中间差”。早稻播种至4月,江南、华南产区大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日照时数偏多,播栽用水较为充足,阶段性“倒春寒”天气持续时间较短、影响偏轻,水热条件总体有利于早稻播种育秧、移栽返青和秧苗生长。5月至6月,江南、华南产区大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阴雨日数偏多,影响早稻生育进程和光合产物形成,且部分地区出现多轮强降雨过程,影响早稻抽穗扬花。后期南方大部天气晴好,光照充足,气温偏高,利于早稻灌浆成熟。

而七八月份的异常高温对今年秋粮产量的影响有多大,国家统计局表示,“南方持续高温导致部分丘陵岗地和“望天田”等灌溉条件较差的地块受旱,华北、东北降雨导致局部作物倒伏和农田积水。根据中国气象局预测,今年我国汛期气候状况总体偏差,极端天气事件偏多,旱涝灾害较重,呈现出“两头涝、中间旱”的态势。”不过,发言人也在前面提到,“根据初步调查,今年秋粮播种面积有所增加,稳定全年粮食生产有较好基础。从长势来看,根据遥感长势监测显示,当前玉米、中稻、大豆等主要秋粮作物长势和去年基本持平。”

另外,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监测数据显示,今年新收获小麦的整体质量为近10年来较好水平,安徽、河南小麦品质为近10年来最好水平。

2、影响人口迁移

中国古代人口迁移,多数是由于战乱和饥荒带来的人口大迁徙,大规模的共三次,分别是:

一、西晋的“永嘉之乱”时期,其人口迁徙,直到南朝刘裕宋初年时,南渡人口已经达到90多万,占当时南方总人口的1/6。

二、唐朝中后期的”安史之乱“时期,当时的北人南渡,造成的影响是南方人第一次超越北方。

三、北宋的”靖康之变“时期,当时的北人南渡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一些比较先进的垦殖技术,使得当时南方的”蛮荒之地“逐渐变为了”鱼米之乡“,并且在风俗和习惯上南北方相互融合,从此经济上南方强于北方的局面开始完全确立。

如今在我国这个相对和平的土地上,战乱和饥荒已经不复存在,即便气候变暖造成重要农产品的布局将会有所改变,受现代社会发达的交通运输以及物联网发展,人们目前的生产生活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

除了自然因素外,城市规模及发展、交通、教育等等社会经济因素也是影响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

目前我国经济以三大产业为主。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不含开采辅助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正在逐年减少占比5%左右,这样看来,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似乎有限,对人口迁移影响也就有限。

但气候变暖可能会造成的宜居环境的改变却不能否认。

中国地质调查局5月份发表的《国土资源战略研究的起点和基点》一文中,对国土开发程度与资源的综合评估为:总体上尚未超载,西北和北方部分地区超载。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编著的《发展的基础——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生态基础评价》(2003年)中指出,中国“水资源和水环境的人口承载力在15亿~18亿人之间,但将从南到北大规模转移;而土地对食物的承载能力略有盈余,在未来50年内都不会超出其边界。

03 气候变化下,未来走向何方?

我国现在的经济中心主要在南方,但在改革开放之前,经济发展前十强城市中北方城市有6个,而最近一次排名中前十的北方城市中只剩下北京了。

饥荒和战乱引起的人口大迁移带来的经济重心的转移,基本确立了南方经济的发展地位。如今的城市经济发展受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基础建设的完善让地理因素对城市发展所能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少,文化社会习惯对人口的聚集影响加大。

当然能吸引打工人的,肤浅一点来说无非就是钱,也就是这个地区当下经济的发展水平。

南方发达的港口城市、商品经济,以及制造业,让这里聚集了众多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源的集中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口向这里聚集,如今已经形成了良好的正反馈机制,人口的聚集带来产业的蓬勃发展,产业发展又进一步吸引人口涌入。

今年6月份,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布的《立足资源优势共建生态文明——国土空间利用40年回顾与展望》指出:东部沿海地区宜农、宜业、宜居、宜憩,40年间率先发展。泛东中部一体化形成国土“最大值”,创造占全国80%或更高的GDP,宜长期保持稳定,“最大值”继续最大化。西部大高原群以占国土71%的面积,在2010年创造了占全国17.2%的GDP,一路追赶,将“最小值”最大化:2016年,西部地区GDP总量占全国比例上升至21.1%,增速持续高于全国GDP增速。在此过程中,大江河源可以说创造了亚洲的生态最大值,应逐一建立水源暨林、草保护区,以保证其生态功能最大化。

南方率先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再加上经济生态较强,商业文化比较发达,行政效率较高,城市发展比较均衡,使其相互支撑的抗风险能力也较强。而北方部分地区现代化程度明显落后,城市发展差异化较明显。

目前看来,经济重心向北转移,在短时间内可能不太现实。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正面着临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

国家统计局29日发布最新数据,经核算,2021年我国“三新”经济增加值为197270亿元,比上年增长16.6%(未扣除价格因素,下同),比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现价增速高3.8个百分点;相当于GDP的比重为17.25%,比上年提高0.17个百分点。

“三新”经济是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核心内容的经济活动的集合。“三新”经济增加值衡量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从事“三新”经济生产活动创造的增加值。分三次产业看,2021年“三新”经济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7912亿元,比上年增长6.6%,占比为4.0%;第二产业增加值为87499亿元,比上年增长19.1%,占比为44.4%;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01859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占比为51.6%。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2年)》,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45.5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6.2%,占GDP比重达到39.8%。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加稳固、支撑作用更加明显。

在新一轮的产业升级中北部城市如果能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再加上“更加宜居”的地理和气候环境,南方人口流向北方或许将成为现实。

顺应气候可能带来的巨大变化,南北方的农业畜牧业发展,需密切关注气候变化,及时调整农业产业布局;降雨带北移,北方荒漠化治理的步伐可以适当加快;南北方经济结构或将发生变化,随着人口北移,北方运输业、旅游业等或许会迎来新一波发展;北方的道路、桥梁、城建等要逐渐开始考虑降雨量增加可能会带来的影响,根据气象变化改进制定规范等。

04 写在最后

从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的现象看,降雨带北移,对于像我国这样的以大陆为主的内陆型国家,可能会带来部分利好。

从气候周期变化的历史和现实看,我国西部和北部的可利用土地资源将会逐渐增加,北方荒漠治理速度会自然加快,我国国土会向更均衡发展。

现代社会发展至今,农业对人类影响变小且潜入深层之后,可能不少人都认为气候对于人类社会的影响微乎其微。其实不然,今年夏天的极端天气,就用事实告诉我们,气候已经成为政治、经济、社会等因素外,对人类发展起决定性影响的因素,而且其影响更为深远且持续,我们无法改变只能适应,其影响可能绵延数百年。

气候能极大影响人类社会,人类社会反过来能影响气候的范畴却有限。

扩展到更广泛的历史演进与全球视角看,我们人类只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之一。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环,当发现生存环境受到威胁时,本能地去减少我们本身的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增加自己的生存机会。作为对环境影响最大的生命群体,我们能做的可能是避免更糟糕的生态环境恶化。

当然,我们所言的环境恶化,指的是人类及目前现有的部分种群的生存环境的恶化。对整个大自然来说,空气中多了哪些少了哪些气体空气中多了哪些气体少了,温度升高还是降低,哪些物种产生或延续,哪些物种减少甚至灭绝,都不会影响它的整体运行。

大自然的自我保护机制并不存在以保护人类为前提,人类要做的除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外,也要尽力学会适应环境变化,更好地与环境相处,更好地生存下去。

参考资料

1.爱范儿,《热炸了,7 月是地球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个月》;

2.郭志梅,缪启龙,李雄《中国北方地区近50年来气温变化特征及其突变性》;

3.布达,陈梓延,黄金龙,姜彤《气候变化的影响归因: 来自 IPCC AR6 WGⅡ的新认知》;

4.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5.孟话科技,《气候逆转,中国将重回唐汉!》;

6.豪子在原野,《历史上地球地气温一直是变化地,今天的平均温度比唐代低很多,为什么还要恐慌全球变暖?全球变暖是骗局吗?》;

7.保德全,《我们的经济重心,究竟是怎么样一步一步从北方转移到南方的?》;

8.楚门,《中国历史上几次重要的人口迁移及其影响?》。 

[本文作者奇偶派,i黑马授权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微信公众号(ID:jioupai)授权,未经授权,转载必究。]

郑重声明:IT世界网仅提供信息刊登转载功能,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投资有风�?选择需谨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 如果有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及时与我们联

投稿邮箱:2713090406@qq.com

Copyright 2022 IT世界 All Rights Reserved